• 理论广角

  •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样态变化与综合治理

发布时间:2022-08-2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样态变化与综合治理

杨志超

  当前,受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网络空间中的话语传播主体、传播向度、传播方式和传播效能等方面均已产生重大变化,微博、微信、短视频、网络直播、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应用不断涌现,移动数字化网络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更加广泛,全媒体不断发展,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特点日益显现,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全新传播语境。在这一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错误思潮借助传播技术和场域的变化,不断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并持续产生影响,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习近平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因此,要深刻分析和把握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样态变化和现实风险,构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综合治理体系,多角度协同发力,全面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传播带来的消极影响,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自信。

一、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样态变化

  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换了策略与手段,借助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兴传播媒体,以符合网民碎片化阅读和娱乐化心理的包装形式,将其错误观点和思想不断加工,制造和衍生出各种适合网络传播的表现形态,在传播主体、受众、内容、方式和影响上呈现出多重样态变化,持续进行更加深度化和广泛化的渗透,严重威胁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

  (一)传播主体呈现隐匿性和复杂化特征

  在传统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主体大多是一些拥有话语权、在历史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群体,主体较为单一。而新传播语境下自由、开放、虚拟的网络传播环境使得网民开始掌握更多自主权和话语权,造成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主体不断趋于隐匿化和复杂化。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普通网民的身份隐匿于网络中,在发起者、参与者、引导者和跟随者等角色间任意切换,诱导他人代为“发声”,并通过网络语言、网络风格对其错误观点进行包装,隐藏“政治色彩”,隐蔽性显著增强,加剧了主体辨识和管控的难度。另一方面,在新传播语境下,历史研究与历史叙事的门槛不断降低,许多缺乏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的网民在网络中也具有了评说历史的机会,将一些没有经过考证且动机不纯的错误历史信息肆意发布、转发,“无意识”地成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主体,造成参与主体复杂化。

  (二)传播受众呈现广泛性和年轻化特征

  在传统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集中反映于理论学术界,其受众覆盖面较为狭小。而新传播语境为网民参与各种历史话题讨论提供了便捷渠道,使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受众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广泛性和年轻化的显著特征。一方面,传播载体的多样化使得网民群体不断壮大,从而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广泛化传播提供了条件。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业网民的特点和偏好,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各类音视频媒体平台及社交媒体平台,向受众精准推送携带错误历史观倾向的视频、页面、商品等,大大提升了其影响力和覆盖面。另一方面,面对网民年龄结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聚焦到青少年群体进行重点渗透,抓住青少年群体历史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对历史观点缺乏分辨能力的缺陷,将错误历史观点用看似时尚的网络话语进行包装,渗透进青少年群体的日常议题中,极大混淆了青少年对于历史的认知,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产生了严重危害。

  (三)传播内容呈现碎片性和娱乐化特征

  在传统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者传播的错误观点往往以一种抽象化和学术化的理论形式表现出来,对普通公众的影响相对局限。而在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信息传播的便利,将错误信息以碎片化、娱乐化的形态肆意散播,潜移默化地侵蚀广大民众的历史认知。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者将原本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中国近现代史裁剪为无数的历史片段,并根据特定诉求有选择性地加以篡改和重新组合,对受众进行广泛的碎片化渗透,试图以个体记忆来取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共识。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与“泛娱乐化”合流,不断借助大众文化的多种形式,如影视剧、微博文章、微信公众号、视频音频、表情包、内涵段子等,选择一些情节性较强、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经典作品等“小叙事”作为切入点,在贴近大众消遣娱乐、获取信息、表达思想的习惯中进行戏说、恶搞,在制造“看点”“笑料”中潜移默化地造成人们对历史的错误认识。特别是在网络技术的助推下,一些网络中颇具影响力的传播主体,如抖音网红、知名博主、网络“大V”等为了“出名”“吸粉”“博人眼球”,不顾历史的严肃性和经典作品的崇高性,任性地调侃、恶搞和篡改一些英雄人物事迹和经典作品,在娱乐中不断挑战、解构着主流价值观、国家记忆和社会共同情感,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四)传播方式呈现即时性和多样化特征

  在传统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主要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媒介进行传播,途径较为单一。而在新传播语境下,网络的便利性和交互性也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其传播方式呈现出多元化、隐蔽化的特点。一方面,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知乎等音视频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对受众进行多维立体的渗透,将错误观点音视频化、图像化,以微课、短视频、直播、公众号推文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使受众在立体、直观的体验中逐渐丧失批判能力,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和影响。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者充分发挥新媒体非线性交互、超文本与个性化等优势,选择一些热门的时事新闻和娱乐新闻作为创作素材,将其错误思想和主张隐藏在文字、图像、视频等娱乐化的表层信息中,以掩饰它的政治意图和意识形态色彩,并设置特定的语境来激发人们的想象,通过这种隐蔽的、慢性的渗透方式实现其政治目的。

  (五)传播影响呈现持续性和深度化特征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对于主流媒体的依赖性强,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而在新传播语境下,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信息传播投放更加精准,覆盖面更广,因而产生的影响更加持久、深入。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的存储功能,许多包含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且隐蔽性较高的内容可以在网络上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这就造成随着这种错误思想的持续性渗透,普通大众在不自觉中参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喧嚣,久而久之,一些理论功底不深、知识水平不足、政治敏感性不强的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会不自觉地认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甚至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新的传播者。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借助大数据算法能够实现受众偏好推送的技术优势,实行精准化诱导和渗透,引发“信息茧房”效应,加之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实现了从图文信息传播到视频信息传播的技术更新,往往容易造成“视频一定代表真相”的认识误区,形成更强的信息误导性,不断强化受众对错误思想认识的固化和极化,进一步加深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影响。

二、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现实风险

  历史虚无主义以“分析”“解读”“重构”历史为基本手段,试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具有特定政治目的、危害巨大的错误思潮。习近平曾深刻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了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不断转变传播样态和话语体系,混淆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历史认知与情感认同,造成了意识形态风险、历史文化认同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

  (一)意识形态风险: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作用的发挥,对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严重风险和挑战。一方面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在信息自由传播的条件下,历史虚无主义割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宣扬马克思主义错误论、过时论等错误观点,以更加具有迷惑性的话语体系诋毁和污蔑马克思主义,在掌握不同群体偏好的基础上实现错误信息的精准渗透,将受众控制在历史虚无主义构筑的“信息茧房”之中,阻断主流意识形态对受众的引导,从而进一步弱化了其主导权。另一方面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从内部看,历史虚无主义与泛娱乐主义、网络民粹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相互交织,善于在主旋律叙事中“含沙射影”“以偏概全”,达到“低级红、高级黑”的目的,使得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在传播中“失了色、变了味”。从外部来看,西方一些国家依托先进的传播技术与手段,主动设置“中国威胁论”“民主峰会”等议题,攻击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削弱着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国际话语权。

  (二)思想认同风险:消解公众的历史文化认同

  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能为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慧。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记忆和认同,是增强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而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政治诉求大量散布“虚无历史”“虚无文化”的言论,利用网络扭曲美化日本侵华历史,传播诸如“精日”思想等错误思想,肆意歪曲、重构民族发展历史,消解民族的集体历史记忆,无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特质、精髓,一味地鼓吹西方文化,以孤立、片面、主观等唯心主义视角审视和评判中华民族发展历史和传统文化,制造负面的网络舆论导向,阻断历史共识和民族意识凝聚的路径,妄想借此割裂整个民族精神的内在连续性,动摇中华民族存在的思想基础,严重阻碍了各族人民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认同,严重消解着民族凝聚力和归属感,严重削弱了社会大众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对我国的安全稳定和国家统一造成严重的威胁。

  (三)网络安全风险:破坏网络空间的舆论生态

  习近平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历史虚无主义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传播,对网络生态环境和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在网络空间中营造着“想说就说”的自由假象。历史虚无主义者以网络传播便捷性、开放性和自由性为借口,以重说、戏说、评说历史为方式,肆意引导并不具备深厚历史功底的普通网民参与讨论和评判历史,造成“一切都可以怀疑、戏说、颠覆、亵玩”的社会心态不断滋长,破坏网络舆论生态。另一方面,在网络空间中蔓延着“消费历史”的现实趋势。历史虚无主义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搭载大众娱乐的方式,以“恶搞”“演绎”“揭秘”为包装,刻意迎合一些人的娱乐化需求,把历史变成商业价值的工具和低俗庸俗媚俗的玩物,使其核心观点、评价历史的方法和价值取向在大众化后下潜到大众的心理层面,在网络中宣扬“远离崇高”“质疑主流”“娱乐无极限”“一切都别当真”“历史是用来玩的”等错误思想观念,实现其“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中肆意传播错误的历史观,严重扰乱了网络舆论秩序,对网络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三、新传播语境下推进历史虚无主义综合治理的现实路径

  习近平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是一场长期且艰巨的意识形态较量,而传播技术和方式的变革又加剧了这一较量的复杂性。新传播语境下抵制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要树立综合治理理念,坚持“研”“争”“导”“管”相结合,通过理论批判、阵地争夺、教育引导、网络监管等协同发力,构建综合治理体系,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

  (一)“深研”:不断夯实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指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史学研究,构建系统科学的历史理论体系,是强化学理批判,抵制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前提。尽管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形式和内容多变多样,但其在错误历史观指导下,用孤立、片面、主观的方法分析观察历史、虚化事实,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定党的领导的基本思路、思想本质和政治意图并未改变。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强化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为同历史虚无主义作坚决彻底斗争提供理论武器。

  第一,史观研究是基础。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精华,深刻阐释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社会生产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地位等重要原理,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对唯物史观理论体系、核心思想和内在逻辑的研究阐释,并加强与中国历史进程和现实发展的学理互动,深刻揭露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和谬误,不断夯实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础。

  第二,史料研究是重点。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内容,把历史碎片化和歪曲化,宣扬错误的历史导向,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常用伎俩。因此,要优化和整合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队伍,充分搜集、挖掘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以“四史”为重点,不断深化各类史学研究,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以系统完整的历史体系和翔实准确的历史资料,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进行有力回击,拆穿其在历史的时空中任意拆分、裁剪和拼凑史料的面目。

  第三,传播研究是关键。借助网络传播产生和扩大社会影响,是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发展的趋势。要结合传播学、网络社会学、信息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深入研究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样态变化和传播机制,把握发展规律,提升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力争”:牢牢把握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的网络阵地

  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能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关键要看能不能占领网上阵地,能不能赢得网上主导权。”[4]55新传播语境下推进历史虚无主义治理,必须不断强化阵地意识,着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平台,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第一,打造网络主流媒体传播的优势平台。新时代要加强网络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将最新的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主流网络媒体平台建设中,丰富网络媒体平台的内容和功能,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需求,并通过专业化团队加强对主流网络媒体的运营和维护,提升主流网络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新平台,通过开通各级各类党建网站,开发各种智能APP,开办网上党务工作论坛,倾力解答群众思想疑惑,从而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特别是历史宣传教育打造坚强阵地。

  第二,培养积极正向的“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是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因素,在引发关注、设置议题、舆论导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必须正视网络意见领袖的重要性,培养和建设一支既具有正确政治立场和深厚历史底蕴,又擅长网络媒体运用的高素质“网络意见领袖”队伍,持续传播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积极回应社会大众对于历史问题的关注和困惑,有力回击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

  第三,强化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习近平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要引导网络主流媒体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积极应对信息传播技术变革和舆论环境变化,创新话语传播机制和方式,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围绕历史问题主动与网民加强沟通交流,增强舆论引导的精准性,让人民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以达到增强网络意识形态感召力的目的。

  (三)“善导”:积极营造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要以“四史”宣传教育为契机,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历史宣传教育体系,创新手段和话语方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历史素养,不断增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免疫力”。

  第一,完善线下历史宣传教育体系。各级宣传和教育部门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积极组织开展面向全社会的重大纪念日主题活动、党史国史专题讲座、历史文化沙龙等活动,充分发挥各红色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方面的优势和职能,推动各纪念馆送展“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让群众在历史展览的讲解中深刻理解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营造全社会学史明史、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良好氛围。

  第二,创新线上历史宣传教育形式。各地宣传和教育部门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民众常用的网络社交平台和音视频社区平台,广泛开展以“四史”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宣传教育,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改变单调、枯燥的传统宣传话语方式,善于吸收借鉴健康有益、富有时代气息、为年轻网民所喜爱的网络流行话语,更多地以数据、图片、音乐、短视频、微电影等感染力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讲好中国故事,有效提升历史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各地红色纪念馆、博物馆要积极打造集学习、生活、意识形态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红色专题网站,突出地域红色文化特点,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历史教育功效。

  (四)“严管”:着力强化历史虚无主义治理的制度保障

  健全的网络治理法治体系和网络舆情监督管理机制是有效防范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重要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治理工作,专门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从源头控制的角度有效遏制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蔓延。新时代必须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管理体系,持续提升信息研判处置能力,加快构建和不断完善网络治理法治体系,为推进新传播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治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一,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管理体系。通过舆情监测及时发现并跟踪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动向,是有效遏制其传播蔓延的前提。要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科学有效的网络舆情特别是涉史舆情管理体系,优化网络舆情收集、信息甄别、趋势研判、及时预警等机制,运用专业化的网络舆情收集工具,获取丰富的网络舆情信息,精准化捕捉和识别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对其传播趋势和影响进行动态监测,精确把握公众对于特定“涉史”信息的观点和态度,对企图传播的错误“涉史”信息及时进行预警、过滤和删除,提升历史虚无主义综合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提升网络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把正确认识历史、客观评价历史、科学研究历史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是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必然手段。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和抵制也不能仅仅停留于学术领域, 而要坚决运用法律手段捍卫英雄尊严和历史真相。《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以法治的方式回击了丑化英雄烈士的恶劣行为,惩处了历史虚无主义者,保护了英雄烈士的名誉,回应了社会关切,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必须构建和完善科学有效的网络治理法治体系,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依法加大对恶意、蓄意传播和宣扬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行为主体的惩处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构筑“网络防火墙”。

结语

  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必须清醒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给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对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进行进动态分析、精准打击、综合治理,进一步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引导全社会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雷火·竞技官网)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7

 


上一条:唯物史观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坐标与世界意义 下一条:21世纪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