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广角

  •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

发布时间:2022-04-1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

李 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党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作了全面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分析和把握,为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依据

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研究和把握,是贯穿《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科学制定战略策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进而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党的八大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历史方位作出新的准确判断,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是把握社会发展阶段的“钥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刻反映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根本遵循。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们党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聚焦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团结带领人民把握和解决不同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创立了群众路线并将其确立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其中有很多需求过去并不是紧迫的问题,现在人民群众要求高了,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工作水平也要相应提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依据,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升的过程。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增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针对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才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新征程上,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党历来重视人的发展,强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部署新要求。我们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涵养更为充沛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性举措。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的长期执政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共同富裕,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二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自然禀赋和发展基础存在很大差异。这意味着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更不是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而要沿着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进程逐步实现。

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注意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对各种矛盾做到了然于胸,同时又要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作者为中国史学会会长)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08日 09 版)


上一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下一条: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