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抓住新机遇,直面新挑战,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使其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同步推进雷火·竞技官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大建设”,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彰显社会主义大学鲜明底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在“三大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强化五个着力点。
一是要着力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特色,要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就是必须取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经”。学科经典就是学科的“真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真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能”、“好”、“行”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奠定了我们理论自信的坚实基础。
守正才能创新,正本才能清源。“守正”与“清源”的根本就在于回到学科源头,求得理论真意。从源头上说,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要把“看家本领”学到家,除了老老实实研究经典,没有别的捷径可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只有加强经典研究,才能夯实学科根基,担负起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的重任。无论是服务于治国理政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两者都是“国之大者”,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经”为基础,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偏离马克思主义、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在实践中遭受失败。
二是要着力于回答时代之问。时代是思想之母。任何成功的理论和科学真理都是时代精神的结晶,都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直面时代的重大关切,科学回答时代之问,为时代发展指明方向,并进而达致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马克思恩格斯抓住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宣告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一些学者指出,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遗产的回忆,人类就没有未来。回答新时代之问,就是要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和世界面临的难题,为人类前途命运指明方向,从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三是要着力于总结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既要正本清源,注重学科经典研究,也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注重经典与立足实践的统一,这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辩证法。我们立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而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既是理论创新的规律,也是实践成功的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它以改变世界为己任,在改变世界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着力于总结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的科学实践观。
四是要着力于国际比较。理论的生命力,既在于其解释力,更在于其改造世界的能力。在认识论层面,理论的解释力在于,它不仅能解释其竞争理论能解释的问题,还要能解释其竞争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在实践层面,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资本主义及各种欧洲反动势力无不将其视为一个“幽灵”。而当共产主义从科学理论变为现实后,各种反动势力又对其进行了“围剿”。但是,社会主义以其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向多国的发展。当今世界,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必然是在与非马克思主义相比较中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新时代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力量,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我们必须把这些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旺盛生命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五是要着力于服务思政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思想文化建设的优势,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底色。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心,就是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坚实的学科支撑和学术成果,以学术的方式讲政治,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原则,立场的坚定源于理论的透彻,理论的透彻只能来源于坚实的学科基础。同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研究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切实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本文系教育部高校示范雷火·竞技官网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9JDSZK117)、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016GJPY2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雷火·竞技官网院长、教授)
上一条: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有这些重要举措
下一条:激扬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