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短波

  •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思政教学】法治课堂:明法于心,践法于行

发布时间:2024-12-2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余惠惠)12月17日,雷火·竞技官网陈喜林副教授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自觉尊法守法学法用法”专题授课中,全面系统阐释了“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不断提升法治素养”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的思政课。

课程伊始,陈喜林先点明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随后,陈喜林以《我不是药神》原型“陆勇案”为例,围绕“陆勇的行为是否构成销售假药罪”等问题和学生展开深入讨论交流。联系此案,她深度剖析了法治思维的四大内涵:正当性思维、规范性思维、逻辑思维、科学思维。同时着重强调法治思维的五大基本内容: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程序正当。

在讲述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借助生活中的案例,陈喜林向同学们阐释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的内涵与特征、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依法行使法律权利、依法履行法律义务等,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利义务观,把握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明确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培养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努力成长为具有优秀的法治素养、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关系全民族法治素养的总体水平,关系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陈喜林强调大学生要尊重法律权威、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守法习惯、提高用法能力,以此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

课程最后,陈喜林总结道:“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要积极培养法治思维,正确理解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断提升法治素养,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上一条:二〇二四年中国教育观察 下一条:【思政教学】三个课堂三类专业三篇案例 精心准备精准教学精彩开展

关闭